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水、节电、节粮”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
各镇(街)中心学校、完(高)中,局直各单位及开平开放大学:
为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增强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水、节电、节粮”(以下简称“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请各学校按《2018年开平市中小学校“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水、节电、节粮”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见附件)组织好相关工作,并于12月前将本校开展“三爱”、“三节”教育活动的举措、图片(每项活动1-2张)、总结(成效需以数据形式展示)电子版上报政教股,力求言简意赅。各镇(街)中心校汇总上报。
联系人:姜国华,联系电话:2279949。
附件:2018年开平市中小学校“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
水、节电、节粮”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18年5月28日
附件:
2018年开平市中小学校“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水、节电、节粮”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我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更好的将“三爱”、“三节”活动落实到实处,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对“三爱”、“三节”的理解和认识,增强践行“三爱”、“三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开展“三爱”教育活动的内容
(一)“爱学习”教育。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爱学习”教育,结合各学段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把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能力提升贯穿基础教育始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效衔接,扎实做好“爱学习”教育工作。小学阶段要突出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兴趣培养,从点滴抓起,培养良好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中学阶段要突出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能力提升,通过开设学法指导课、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业规划能力。每学期第一个月确定为“爱学习”主题教育月,在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务求实效的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注重把“爱学习”教育有机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注重把“爱学习”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密切结合,切实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二)“爱劳动”教育。各学校要以培养学生爱劳动意识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为核心,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劳动光荣”的深刻意义。
各镇(街)中心学校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在培养学生“爱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各学校要与社会实践课程安排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家长学校、社区和校外活动中心的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劳动教育机会;要结合学校日常管理,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洒扫应对”活动,培养学生“爱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通过节假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护绿植绿、环境清扫、帮助弱势群体等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
(三)“爱祖国”教育。各学校要结合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学校德育工作实际以及学生年龄特点,系统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爱祖国”主题教育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到“爱祖国”教育中。
各学校要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烈士纪念日、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和团队日活动、升旗仪式等重要教育契机,大力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学生文体活动,深化和拓宽“爱祖国”教育渠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团体组织自发地开展“爱祖国”教育;充分发挥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动员和组织学生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等时机,有计划地开展“爱祖国”教育。
开展“三节”教育活动的内容
各校要加强细节教育,培养学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全力建设“三节”校园文化。各学校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研究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及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读书读报、征文演讲等活动,积极倡导 “三节”理念。
将“三节”教育全面纳入课堂教学。各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三节”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全
过程,用好修订完善的中小学德育和思政课教材,把“三节” 的内容融入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等教育环节之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和节约教育意识,在教学中有机融入“三节”教育。
(三)积极开展“三节”行动。各地各学校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逐步养成节约的行为习惯。要制订防止餐桌浪费的具体办法,设立“学生文明就餐监督员”, 将节粮行动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减少食品浪费。各学校要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节电节水活动,促使学生养成及时关水、关灯习惯,杜绝长流水和长明灯现象。
(四)加强学校主要用能设备维护管理。完善“三节”流程管理和技术保障,加强校园主要用能设备维护管理,强化节能措施;加快老旧供水管网改造,避免跑冒滴漏。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任务。各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把“三爱”、“三节”教育与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相结合,与学校文化建设、创新教育相结合。从具体事情抓起,以道德实践为导向,持之以恒抓下去。各学校要成立 “三爱”、“三节”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德育教育的领导具体负责,明确任务,进行“三爱”、“三节”教育专题研究,探索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大力推进“三爱”、“三节”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把“三爱”、“三节”教育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营造“三爱”、“三节”氛围,扩大教育影响。各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围绕“三爱”、“三节”的丰富内涵,通过精心设计宣传海报、主题标语、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形式,利用校园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让“三爱”、“三节”教育随处可见,随时可学,让“三爱”、“三节”入脑入心,自学践行。高度重视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和选拔工作,抓好“三爱”、“三节”教育先进典型的宣传引领,激励青少年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
(三)精心设计方案,强化督促检查。各学校制定活动方案,创新活动载体,精心安排活动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确保活动有特色、有实效,要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把学生“三爱”、“三节”表现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相关附件:
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水、节电、节粮”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
各镇(街)中心学校、完(高)中,局直各单位及开平开放大学:
为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增强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水、节电、节粮”(以下简称“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请各学校按《2018年开平市中小学校“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水、节电、节粮”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见附件)组织好相关工作,并于12月前将本校开展“三爱”、“三节”教育活动的举措、图片(每项活动1-2张)、总结(成效需以数据形式展示)电子版上报政教股,力求言简意赅。各镇(街)中心校汇总上报。
联系人:姜国华,联系电话:2279949。
附件:2018年开平市中小学校“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
水、节电、节粮”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18年5月28日
附件:
2018年开平市中小学校“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水、节电、节粮”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我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更好的将“三爱”、“三节”活动落实到实处,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对“三爱”、“三节”的理解和认识,增强践行“三爱”、“三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开展“三爱”教育活动的内容
(一)“爱学习”教育。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爱学习”教育,结合各学段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把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能力提升贯穿基础教育始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效衔接,扎实做好“爱学习”教育工作。小学阶段要突出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兴趣培养,从点滴抓起,培养良好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中学阶段要突出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能力提升,通过开设学法指导课、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业规划能力。每学期第一个月确定为“爱学习”主题教育月,在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务求实效的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注重把“爱学习”教育有机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注重把“爱学习”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密切结合,切实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二)“爱劳动”教育。各学校要以培养学生爱劳动意识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为核心,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劳动光荣”的深刻意义。
各镇(街)中心学校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在培养学生“爱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各学校要与社会实践课程安排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家长学校、社区和校外活动中心的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劳动教育机会;要结合学校日常管理,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洒扫应对”活动,培养学生“爱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通过节假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护绿植绿、环境清扫、帮助弱势群体等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
(三)“爱祖国”教育。各学校要结合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学校德育工作实际以及学生年龄特点,系统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爱祖国”主题教育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到“爱祖国”教育中。
各学校要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烈士纪念日、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和团队日活动、升旗仪式等重要教育契机,大力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学生文体活动,深化和拓宽“爱祖国”教育渠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团体组织自发地开展“爱祖国”教育;充分发挥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动员和组织学生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等时机,有计划地开展“爱祖国”教育。
开展“三节”教育活动的内容
各校要加强细节教育,培养学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全力建设“三节”校园文化。各学校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研究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及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读书读报、征文演讲等活动,积极倡导 “三节”理念。
将“三节”教育全面纳入课堂教学。各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三节”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全
过程,用好修订完善的中小学德育和思政课教材,把“三节” 的内容融入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等教育环节之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和节约教育意识,在教学中有机融入“三节”教育。
(三)积极开展“三节”行动。各地各学校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逐步养成节约的行为习惯。要制订防止餐桌浪费的具体办法,设立“学生文明就餐监督员”, 将节粮行动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减少食品浪费。各学校要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节电节水活动,促使学生养成及时关水、关灯习惯,杜绝长流水和长明灯现象。
(四)加强学校主要用能设备维护管理。完善“三节”流程管理和技术保障,加强校园主要用能设备维护管理,强化节能措施;加快老旧供水管网改造,避免跑冒滴漏。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任务。各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把“三爱”、“三节”教育与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相结合,与学校文化建设、创新教育相结合。从具体事情抓起,以道德实践为导向,持之以恒抓下去。各学校要成立 “三爱”、“三节”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德育教育的领导具体负责,明确任务,进行“三爱”、“三节”教育专题研究,探索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大力推进“三爱”、“三节”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把“三爱”、“三节”教育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营造“三爱”、“三节”氛围,扩大教育影响。各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围绕“三爱”、“三节”的丰富内涵,通过精心设计宣传海报、主题标语、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形式,利用校园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让“三爱”、“三节”教育随处可见,随时可学,让“三爱”、“三节”入脑入心,自学践行。高度重视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和选拔工作,抓好“三爱”、“三节”教育先进典型的宣传引领,激励青少年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
(三)精心设计方案,强化督促检查。各学校制定活动方案,创新活动载体,精心安排活动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确保活动有特色、有实效,要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把学生“三爱”、“三节”表现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