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全面兜牢“三保”底线,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聚力增效,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工作目标,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一)收入方面
2021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9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0.05%。另外,体制补助收入31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55.8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189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1531.1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000万元。
(二)支出方面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2455.8万元,包括: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02.6万元(包括政府行政事业运行经费、人大事务和税收事务等项目);
(2)国防兵役征集支出10万元(包括征兵工作、民兵训练等项目);
(3)公共安全运行支出167.37万元;
(4)教育支出14万元(包括小学生上学交通补贴、教师节活动等项目);
(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7.6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6.1万元(包括民政抚恤、五保供养、城乡养老保险等项目);
(7)卫生健康支出359.2万元(包括城乡居民医保、计划生育事务和基层医疗卫生事务等);
(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21万元(主要包括路灯、垃圾清运等项目);
(9)农林水事务支出42.1万元;
(10)交通运输支出1万元;
(11)节能环保支出2万元;
(12)住房保障支出58.8万元;
(13)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万元;
全年政府性基金转移支出1531.16万元,主要包括征地补偿,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各位代表,2021年受新冠疫情以及大规模减税降费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我镇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镇财政运行存在的不足:一是财税规模体量较小,增收后劲不足;二是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不可预见性支出大幅增加,我镇可支配财力落实“三保”工作较为艰难。三是各类刚性支出逐年增加,我镇垫付资金较多,预算执行难,财政资金支付面临较大压力。对此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22年预算草案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财政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2022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树牢“过紧日子”思想,深入推进财政绩效管理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推动我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要求,拟对龙胜镇2022年财政收支提出如下建议:
一、2022年全镇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2022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066万元、体制补助收入31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84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2600万元,其他收入60万元,上年结余183万元。
2022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安排2707.8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27.57万元;
(2)国防兵役征集支出12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207.8万元;
(4)教育支出24万元;
(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5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07.14万元;
(7)卫生健康支出344.39万元;
(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57.18万元;
(9)农林水事务支出110.42万元;
(10)节能环保支出3万元;
(11)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万元;
(12)科学技术支出1万元;
(13)住房保障支出84.3万元;
(14)交通运输支出1万元。
基金预算支出2277万元(主要为城乡社区支出)。债务付息支出323万元。
二、完成2022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收入管理,积极联动协调。
一是多措并举强化财税征收管理,积极分析形势破解难题,按照财税收入要求,稳步提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各级财税部门的协作与联系,逐步建立信息相互沟通、数据相互交流及情况相互通报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税收“颗粒归仓”,为全年目标的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二)规范支出管理,牢守“三保”底线。
一是牢固树立政府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办理一切事务,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合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二是兜实兜牢“三保”,牢守“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三是优先保障基本民生投入,补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短板,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三)加强招商引资,争取上级资金。
一是在精准招商、大力引资的过程中,树立“引资”与“引税”并重的理念,把财税贡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参考标准,加大对金牛山汽配园区新进企业的服务和扶持力度,千方百计增加税源;二是坚持不懈、持续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认真研究上级各项政策性资金的规模和扶持导向,结合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重点争取上级转移支付专项资金、中央和省预算内基建资金、政府债券资金,提高我镇财政运行质量,促进财政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相关附件:
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全面兜牢“三保”底线,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聚力增效,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工作目标,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一)收入方面
2021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9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0.05%。另外,体制补助收入31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55.8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189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1531.1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000万元。
(二)支出方面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2455.8万元,包括: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02.6万元(包括政府行政事业运行经费、人大事务和税收事务等项目);
(2)国防兵役征集支出10万元(包括征兵工作、民兵训练等项目);
(3)公共安全运行支出167.37万元;
(4)教育支出14万元(包括小学生上学交通补贴、教师节活动等项目);
(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7.6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6.1万元(包括民政抚恤、五保供养、城乡养老保险等项目);
(7)卫生健康支出359.2万元(包括城乡居民医保、计划生育事务和基层医疗卫生事务等);
(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21万元(主要包括路灯、垃圾清运等项目);
(9)农林水事务支出42.1万元;
(10)交通运输支出1万元;
(11)节能环保支出2万元;
(12)住房保障支出58.8万元;
(13)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万元;
全年政府性基金转移支出1531.16万元,主要包括征地补偿,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各位代表,2021年受新冠疫情以及大规模减税降费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我镇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镇财政运行存在的不足:一是财税规模体量较小,增收后劲不足;二是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不可预见性支出大幅增加,我镇可支配财力落实“三保”工作较为艰难。三是各类刚性支出逐年增加,我镇垫付资金较多,预算执行难,财政资金支付面临较大压力。对此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22年预算草案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财政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2022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树牢“过紧日子”思想,深入推进财政绩效管理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推动我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要求,拟对龙胜镇2022年财政收支提出如下建议:
一、2022年全镇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2022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066万元、体制补助收入31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84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2600万元,其他收入60万元,上年结余183万元。
2022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安排2707.8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27.57万元;
(2)国防兵役征集支出12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207.8万元;
(4)教育支出24万元;
(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5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07.14万元;
(7)卫生健康支出344.39万元;
(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57.18万元;
(9)农林水事务支出110.42万元;
(10)节能环保支出3万元;
(11)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万元;
(12)科学技术支出1万元;
(13)住房保障支出84.3万元;
(14)交通运输支出1万元。
基金预算支出2277万元(主要为城乡社区支出)。债务付息支出323万元。
二、完成2022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收入管理,积极联动协调。
一是多措并举强化财税征收管理,积极分析形势破解难题,按照财税收入要求,稳步提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各级财税部门的协作与联系,逐步建立信息相互沟通、数据相互交流及情况相互通报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税收“颗粒归仓”,为全年目标的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二)规范支出管理,牢守“三保”底线。
一是牢固树立政府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办理一切事务,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合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二是兜实兜牢“三保”,牢守“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三是优先保障基本民生投入,补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短板,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三)加强招商引资,争取上级资金。
一是在精准招商、大力引资的过程中,树立“引资”与“引税”并重的理念,把财税贡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参考标准,加大对金牛山汽配园区新进企业的服务和扶持力度,千方百计增加税源;二是坚持不懈、持续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认真研究上级各项政策性资金的规模和扶持导向,结合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重点争取上级转移支付专项资金、中央和省预算内基建资金、政府债券资金,提高我镇财政运行质量,促进财政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