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关注我们:
    • 搜索
  • 繁体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  网站支持IPv6
开平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三年行动方案 (2019年-2021年)
撰写时间:2019-04-10
来源: 本网
打印
【字体:


开平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三年行动方案

2019-2021年)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

《开平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交通运输局反映。




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410


开平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三年行动方案

2019-2021年)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广东省公路事务中心关于编制“四好农村路”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粤公农函〔2018744号)、《江门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江门市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江交局〔201835号)文件要求,我市开展以“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主题的“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创建工作,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现编制我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

一、工作目标

(一)2020年要通过江门市的考核验收。

(二)2020年争取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三)2021年继续巩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创建成果。

二、建设好农村公路

(一)加大通自然村道路的建设力度,到2020年完成通20人口以上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建设,到2021年完成全市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建设。攻坚农村公路建设“最后一公里”,着重加大对我市偏远镇、山区、尤其是革命老区通村道路的建设力度,以硬作风啃下建设条件艰难的村道这块硬骨头。

(二)确保每年县道大中修工程达到养护里程的5%(不少于8公里),大力开展畅返不畅路专项整治、低级路升级、硬底化改造工程,提高等级公路所占比重,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重点是对县道X561大圣线、县道X553荻白线、县道X534马稔线、X555赤马线、Y754交四线、Y756城蟠线、Y775赤祥线等主要县乡道路76.863公里进行改建或路面改造项目。

(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争取振兴农村补助资金,结合我市通景区、水库、森林公园及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农村公路,制定建设线路,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同时,制订出示范路项目建设方案的设计文件,主要从提升公路通行能力(路面白改黑)、提升绿化景观效果、完善安全防护设施等几方面开展示范路的提级建设。

(四)加强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及示范路建设的监督管理,重点加强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资金管理。各建设项目要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同时实行“七公开”制度,即建设计划、补助政策、招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管理、资金使用和工程验收等七方面内容公开。

三、管理好农村公路

(一)全面落实农村公路主体责任,落实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点,乡镇管养人员和经费,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养” 的责任体系,明确养护管理职责,逐步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市政府结合市农村公路路况实际在本级财政内按比例提高养护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养护资金的制度性增长机制。在2019年,全面落实市政府主体责任,全面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镇(街道)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达到100%;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比例达到100%

(二)加强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加强绿化美化,全面清理路域范围内的草堆、粪堆、垃圾堆和非公路标志。路面常年保持整洁、无杂物,边沟排水通畅,无淤积、堵塞。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全部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四、养护好农村公路

(一)到2020年,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经常性养护率:县道达到100%,乡道不低80%,村道不低于70%。提高农村公路绿化率(已绿化里程占可绿化里程的比例),全市农村公路绿化率达到70%。县、乡道安全隐患治理率基本达到100%,纳入部省计划的危桥改造、安保工程等路网结构改造工程项目完成率达到100%,农村公路危桥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公路养护管理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专群结合的措施,做到路面平整、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桥涵及隧道良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县道必须实行常年养护,乡道和村道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在有效消除公路安全隐患、保障公路畅通的前提下,由各镇(街)、村委会采取日常养护和季节性养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次,由我市公路机构按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各镇(街)、村委会养业务骨干参与农村公路相关管理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同时,向各镇(街)推广应用全省农村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养护模块,以现有农村公路电子地图库和项目库为基础,建立公路、桥梁、隧道的养护管理档案。将全市县、乡、村道基础数据全部录入系统,实行全市农村公路的养护计划、路况、危桥、安保等信息化管理。

五、全面运营好农村公路

(一)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总体思路,加快完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同时,建立农村客运班线通行条件多部门联合审核机制。同时,对老旧农村客运车辆进行适当淘汰、更换,提升客车性能,强化司乘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在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在域内发展镇村公交,以点带面,推动全镇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建设,继续完善城市、镇(街)、乡村三级道路客运网络,促进全市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更加协调、网络衔接更加顺畅,服务质量显著改善,运输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通客车的建制村2公里范围内需设有农村客运站亭,农村客运站(亭)应与新改建农村公路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全市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同时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模式,推广货运班线、客运班车代运邮件等农村物流组织模式,大力发展适用于农村物流的专业化车型,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

六、工作安排

实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2018年我市积极开展示范县创建工作,具体工作分如下四个阶段开展:

(一)第一阶段:组织动员阶段。(20182月一20193)

根据本实施方案,我市交通主管部门在调研摸底当地农村公路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呈报当地人民政府审议后,再报备江门市交通运输局,同时确定各镇(街)单位的责任目标;其次,全方位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宣扬“四好农村路”的意义和重要性,营造全市各镇(街)及相关部门单位关心支持农村公路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93月一202010)

各镇(街)、市公路部门按照“四好农村路”方案要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分解目标,细化措施,确保“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特别是重点计划建设打造的“四好农村路”示范路项目,将与设计单位加强沟通,加快落实设计方案,并及时呈报当地人民政府及本级财政部门审议;同时,对“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和目标落实情况进行自评、总结、上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三)第三阶段:目标考核阶段。(202010月一202012)

202010月,各镇(街)、市公路部门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并将总结材料于10月底前报 “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平市交通运输局)。202011月上旬,江门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 我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进行目标考核。考核合格后由江门市交通运输局在11月下旬向省交通运输厅报送申报材料,由省交通运输厅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考核。

 (四)第四阶段:巩固完善阶段。(20211-202112月)

继续巩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创建成果,让“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成为我市农村公路的常态。

(五)第五阶段:总结评比阶段。(20221-20222)

开平市政府对“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评比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扬。

七、工作措施与保障

(一)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开平市政府成立“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交通部门牵头,属地镇街为实施主体,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协作,组织实施好“四好农村路”的创建工作。

2.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镇街的建设主体责任,交通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下发资金补助,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属地各镇街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主体单位,要树立主人翁的意识,主动投身到“建好、养好、管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当中,调动当地群众参与建设、管养的积极性,想方设法筹集缺口资金,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与管理,营造建设“四好农村路”的良好氛围。

(二)资金保障

1.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争取省市振兴农村、四好农村公路、省道升级等政策扶持,减轻地方财政压力;结合开平市农村公路的路况及市公共财政的投入情况,逐渐建立一个以公共财政分级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农村公路资金筹措的机制(资金投入见附表);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建立省级补助资金与绩效考核、地方配套等挂钩制度,充分发挥补助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推动建立根据物价增长、里程和财力增加等因素的养护管理资金投入增长机制。

2.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多头并举、多管齐下,想方设法保障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落实,重点争取三个“多一点”,一是争取上级补助多一点。积极加强与省政府、江门市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二是争取本级财政补助多一点。做好我市自然村硬底化道路需求的摸底调查,提前制定相应计划,做好编制部门预算,提前安排好建设资金;三是争取属地镇街自筹多一点。结合当前工程造价,建设四级公路标准的新农村公路约60万元/元公里左右,除各级资金补助外,缺口资金仍需属地镇街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增强建设积极性,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多途径筹措建设资金。另外,在养护方面,我市村道及部分乡道以所属镇街为业主单位,我市以村道4000/公里的养护补助标准下发至各镇街,缺口资金需所属镇街自筹解决。

八、打造塘口示范镇和农村示范路

(一)打造塘口示范镇。我市4A级旅游景区立园就在塘口镇,塘口镇有多个文化旅游点,开阳高速公路及国道G325线在塘口镇穿过,有一处高速公路出入口,辖区内各村委会已实现通达硬底化公路,并实现村村通客车。

(二)打造农村示范路。根据市委、市政府区域发展“做美北部”的规划,规划实施五条农村公路示范路,分别是X555赤马线、Y754交四线、Y756Y775赤祥线、孔雀湖环库公路,打造具有鲜明特色、识别性强的开平市旅游线路,助力我市乡村旅游发展。


附件: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表(2019-2021年)













11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开平发布政务微博
网站首页
开平风采
新闻动态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务互动
  首页 > 开平市政府网 > 信息公开目录 > 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平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三年行动方案 (2019年-2021年)
撰写时间:2019-04-10
来源: 本网


开平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三年行动方案

2019-2021年)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

《开平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交通运输局反映。




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410


开平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三年行动方案

2019-2021年)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广东省公路事务中心关于编制“四好农村路”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粤公农函〔2018744号)、《江门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江门市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江交局〔201835号)文件要求,我市开展以“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主题的“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创建工作,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现编制我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

一、工作目标

(一)2020年要通过江门市的考核验收。

(二)2020年争取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三)2021年继续巩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创建成果。

二、建设好农村公路

(一)加大通自然村道路的建设力度,到2020年完成通20人口以上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建设,到2021年完成全市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建设。攻坚农村公路建设“最后一公里”,着重加大对我市偏远镇、山区、尤其是革命老区通村道路的建设力度,以硬作风啃下建设条件艰难的村道这块硬骨头。

(二)确保每年县道大中修工程达到养护里程的5%(不少于8公里),大力开展畅返不畅路专项整治、低级路升级、硬底化改造工程,提高等级公路所占比重,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重点是对县道X561大圣线、县道X553荻白线、县道X534马稔线、X555赤马线、Y754交四线、Y756城蟠线、Y775赤祥线等主要县乡道路76.863公里进行改建或路面改造项目。

(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争取振兴农村补助资金,结合我市通景区、水库、森林公园及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农村公路,制定建设线路,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同时,制订出示范路项目建设方案的设计文件,主要从提升公路通行能力(路面白改黑)、提升绿化景观效果、完善安全防护设施等几方面开展示范路的提级建设。

(四)加强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及示范路建设的监督管理,重点加强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资金管理。各建设项目要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同时实行“七公开”制度,即建设计划、补助政策、招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管理、资金使用和工程验收等七方面内容公开。

三、管理好农村公路

(一)全面落实农村公路主体责任,落实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点,乡镇管养人员和经费,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养” 的责任体系,明确养护管理职责,逐步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市政府结合市农村公路路况实际在本级财政内按比例提高养护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养护资金的制度性增长机制。在2019年,全面落实市政府主体责任,全面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镇(街道)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达到100%;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比例达到100%

(二)加强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加强绿化美化,全面清理路域范围内的草堆、粪堆、垃圾堆和非公路标志。路面常年保持整洁、无杂物,边沟排水通畅,无淤积、堵塞。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全部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四、养护好农村公路

(一)到2020年,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经常性养护率:县道达到100%,乡道不低80%,村道不低于70%。提高农村公路绿化率(已绿化里程占可绿化里程的比例),全市农村公路绿化率达到70%。县、乡道安全隐患治理率基本达到100%,纳入部省计划的危桥改造、安保工程等路网结构改造工程项目完成率达到100%,农村公路危桥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公路养护管理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专群结合的措施,做到路面平整、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桥涵及隧道良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县道必须实行常年养护,乡道和村道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在有效消除公路安全隐患、保障公路畅通的前提下,由各镇(街)、村委会采取日常养护和季节性养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次,由我市公路机构按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各镇(街)、村委会养业务骨干参与农村公路相关管理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同时,向各镇(街)推广应用全省农村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养护模块,以现有农村公路电子地图库和项目库为基础,建立公路、桥梁、隧道的养护管理档案。将全市县、乡、村道基础数据全部录入系统,实行全市农村公路的养护计划、路况、危桥、安保等信息化管理。

五、全面运营好农村公路

(一)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总体思路,加快完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同时,建立农村客运班线通行条件多部门联合审核机制。同时,对老旧农村客运车辆进行适当淘汰、更换,提升客车性能,强化司乘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在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在域内发展镇村公交,以点带面,推动全镇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建设,继续完善城市、镇(街)、乡村三级道路客运网络,促进全市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更加协调、网络衔接更加顺畅,服务质量显著改善,运输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通客车的建制村2公里范围内需设有农村客运站亭,农村客运站(亭)应与新改建农村公路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全市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同时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模式,推广货运班线、客运班车代运邮件等农村物流组织模式,大力发展适用于农村物流的专业化车型,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

六、工作安排

实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2018年我市积极开展示范县创建工作,具体工作分如下四个阶段开展:

(一)第一阶段:组织动员阶段。(20182月一20193)

根据本实施方案,我市交通主管部门在调研摸底当地农村公路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呈报当地人民政府审议后,再报备江门市交通运输局,同时确定各镇(街)单位的责任目标;其次,全方位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宣扬“四好农村路”的意义和重要性,营造全市各镇(街)及相关部门单位关心支持农村公路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93月一202010)

各镇(街)、市公路部门按照“四好农村路”方案要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分解目标,细化措施,确保“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特别是重点计划建设打造的“四好农村路”示范路项目,将与设计单位加强沟通,加快落实设计方案,并及时呈报当地人民政府及本级财政部门审议;同时,对“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和目标落实情况进行自评、总结、上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三)第三阶段:目标考核阶段。(202010月一202012)

202010月,各镇(街)、市公路部门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并将总结材料于10月底前报 “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平市交通运输局)。202011月上旬,江门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 我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进行目标考核。考核合格后由江门市交通运输局在11月下旬向省交通运输厅报送申报材料,由省交通运输厅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考核。

 (四)第四阶段:巩固完善阶段。(20211-202112月)

继续巩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创建成果,让“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成为我市农村公路的常态。

(五)第五阶段:总结评比阶段。(20221-20222)

开平市政府对“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评比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扬。

七、工作措施与保障

(一)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开平市政府成立“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交通部门牵头,属地镇街为实施主体,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协作,组织实施好“四好农村路”的创建工作。

2.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镇街的建设主体责任,交通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下发资金补助,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属地各镇街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主体单位,要树立主人翁的意识,主动投身到“建好、养好、管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当中,调动当地群众参与建设、管养的积极性,想方设法筹集缺口资金,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与管理,营造建设“四好农村路”的良好氛围。

(二)资金保障

1.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争取省市振兴农村、四好农村公路、省道升级等政策扶持,减轻地方财政压力;结合开平市农村公路的路况及市公共财政的投入情况,逐渐建立一个以公共财政分级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农村公路资金筹措的机制(资金投入见附表);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建立省级补助资金与绩效考核、地方配套等挂钩制度,充分发挥补助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推动建立根据物价增长、里程和财力增加等因素的养护管理资金投入增长机制。

2.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多头并举、多管齐下,想方设法保障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落实,重点争取三个“多一点”,一是争取上级补助多一点。积极加强与省政府、江门市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二是争取本级财政补助多一点。做好我市自然村硬底化道路需求的摸底调查,提前制定相应计划,做好编制部门预算,提前安排好建设资金;三是争取属地镇街自筹多一点。结合当前工程造价,建设四级公路标准的新农村公路约60万元/元公里左右,除各级资金补助外,缺口资金仍需属地镇街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增强建设积极性,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多途径筹措建设资金。另外,在养护方面,我市村道及部分乡道以所属镇街为业主单位,我市以村道4000/公里的养护补助标准下发至各镇街,缺口资金需所属镇街自筹解决。

八、打造塘口示范镇和农村示范路

(一)打造塘口示范镇。我市4A级旅游景区立园就在塘口镇,塘口镇有多个文化旅游点,开阳高速公路及国道G325线在塘口镇穿过,有一处高速公路出入口,辖区内各村委会已实现通达硬底化公路,并实现村村通客车。

(二)打造农村示范路。根据市委、市政府区域发展“做美北部”的规划,规划实施五条农村公路示范路,分别是X555赤马线、Y754交四线、Y756Y775赤祥线、孔雀湖环库公路,打造具有鲜明特色、识别性强的开平市旅游线路,助力我市乡村旅游发展。


附件: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表(2019-2021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