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开平市苍城镇村民白某某因遭遇交通事故到开平市法律援助处申请法律援助,书面承诺其家庭属于低收入困难家庭,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随后开平市法律援助处根据其书面承诺及时进行核查,并马上为其办理申请审批手续,指派承办律师。这是我市首宗通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申请法律援助的案件。
根据司法部的部署,广东省被列为全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省份之一,而公民申请法律援助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广东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试点事项。按照《广东省法律援助机构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规程》,对享受特困供养待遇证明、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证明、低收入困难家庭证明、接受政府临时救济的证明等共计18项证明事项适用告知承诺制。法律援助机构在受理审查公民法律援助申请时,以书面形式将法律法规中规定的证明义务和证明内容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书面承诺已经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标准、要求,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法律援助机构不再索要有关证明,依照申请人的书面承诺办理相关事项。
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推行以来,开平市司法局高度重视,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试点工作的重大问题,切实落实相关工作要求,更新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办事指南,对符合18项证明事项的法律援助申请实行告知承诺制,采用全省统一的告知承诺书文本,并通过加强信息核查、建立诚信档案等方式,推进试点工作在我市顺利开展。
相关附件:
8月13日,开平市苍城镇村民白某某因遭遇交通事故到开平市法律援助处申请法律援助,书面承诺其家庭属于低收入困难家庭,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随后开平市法律援助处根据其书面承诺及时进行核查,并马上为其办理申请审批手续,指派承办律师。这是我市首宗通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申请法律援助的案件。
根据司法部的部署,广东省被列为全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省份之一,而公民申请法律援助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广东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试点事项。按照《广东省法律援助机构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规程》,对享受特困供养待遇证明、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证明、低收入困难家庭证明、接受政府临时救济的证明等共计18项证明事项适用告知承诺制。法律援助机构在受理审查公民法律援助申请时,以书面形式将法律法规中规定的证明义务和证明内容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书面承诺已经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标准、要求,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法律援助机构不再索要有关证明,依照申请人的书面承诺办理相关事项。
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推行以来,开平市司法局高度重视,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试点工作的重大问题,切实落实相关工作要求,更新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办事指南,对符合18项证明事项的法律援助申请实行告知承诺制,采用全省统一的告知承诺书文本,并通过加强信息核查、建立诚信档案等方式,推进试点工作在我市顺利开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