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关注我们:
    • 搜索
  • 繁体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  网站支持IPv6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之三:开平:产业提升 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撰写时间:2019-01-31
来源: 本网
打印
【字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工业立市,提升城市经济,做优旅游产业,做强现代农业,促进全市的产业提升,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W020190123574227042755.jpg


报告指出,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争取至少引进一个投资超20亿元项目。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珠西装备制造业和大健康产业提速发展,以大项目拉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水暖卫浴、纺织化纤和食品等三大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绿色化改造。大力支持建筑企业资质优化升级,推动现代建筑产业加快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支持小微“双创”基地加快建设,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实现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深化“暖企业、促投资”行动。


报告指出,要抢抓机遇,加快做大城市经济总量,全面提升城市经济质量。


开平市市长 邝积康:立足中心城区,谋划好“一环三片区”。“一环”指环城公路,在开通东环、南环、西环基础上,加快推进北环建设。以环城公路为纽带,有机联接潭江新城、开平大道两侧和开平南站周边等三大片区。


力争三年内将潭江新城建成配套齐全、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样板新区。提升开平大道两侧总体规划水平,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继续做好开平南站周边征地等工作,推动现代建筑产业特色小镇加快落地建设,打造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立足中心镇,加快水口、赤坎、苍城新型城镇化建设。


在做优旅游产业方面,加快赤坎新区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提升碉楼景区及周边旅游配套服务水平。推进塘口归园田居、城市客厅、大沙里欢茶谷等项目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工程,着力打造世界名厨之乡。


在做强现代农业方面,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种业长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三大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深加工。

 

相关附件: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网站首页
开平风采
新闻动态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务互动
  首页 > 开平市政府网 > 信息公开目录 > 开平市卫生健康局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之三:开平:产业提升 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撰写时间:2019-01-31
来源: 本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工业立市,提升城市经济,做优旅游产业,做强现代农业,促进全市的产业提升,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W020190123574227042755.jpg


报告指出,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争取至少引进一个投资超20亿元项目。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珠西装备制造业和大健康产业提速发展,以大项目拉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水暖卫浴、纺织化纤和食品等三大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绿色化改造。大力支持建筑企业资质优化升级,推动现代建筑产业加快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支持小微“双创”基地加快建设,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实现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深化“暖企业、促投资”行动。


报告指出,要抢抓机遇,加快做大城市经济总量,全面提升城市经济质量。


开平市市长 邝积康:立足中心城区,谋划好“一环三片区”。“一环”指环城公路,在开通东环、南环、西环基础上,加快推进北环建设。以环城公路为纽带,有机联接潭江新城、开平大道两侧和开平南站周边等三大片区。


力争三年内将潭江新城建成配套齐全、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样板新区。提升开平大道两侧总体规划水平,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继续做好开平南站周边征地等工作,推动现代建筑产业特色小镇加快落地建设,打造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立足中心镇,加快水口、赤坎、苍城新型城镇化建设。


在做优旅游产业方面,加快赤坎新区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提升碉楼景区及周边旅游配套服务水平。推进塘口归园田居、城市客厅、大沙里欢茶谷等项目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工程,着力打造世界名厨之乡。


在做强现代农业方面,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种业长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三大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深加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