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关注我们:
    • 搜索
  • 繁体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平市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统计分析
开平市2012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的简析
撰写时间:2012-08-20
来源: 123991
打印
【字体:

相关附件: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政务服务
政务互动
开平市2012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的简析
撰写时间:2012-08-20
来源: 123991

相关附件:

      今年以来,主要受欧洲债务危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缓出、热点商品消费降温等因素影响,开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1-6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1亿元,同比增长7.98%,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9.83个百分点;低于江门市增长速度0.9个百分点。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面简称零售额)发展的概况。
      受多重因素影响,从全市各月零售额增速来看,如图示、由于春节的原因在一月中下旬,2月份零售额增速为上半年最大值,同比增长10.81%;6月份零售额增速同比增长4.8%,两月增速对比差异6.01个百分点,整体呈现下降的态势。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1、限额以上企业和个体户零售额销售整体不理想。
      今年以来,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零售额每月都保持12%增长速度,限额以上企业和个体户零售额任何的变动,对全市零售额影响不小。1-6月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14.46亿元,同比下降2.89%,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9.83个百分点,其中:零售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12.83亿元,同比下降2%,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43.36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企业比重88.73%;住宿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0.61亿元,同比下降12%;餐饮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0.81亿元,同比下降16.5%;拉低全市零售额增长速度6.5个百分点。
      2、汽车类、机电产品和设备类大宗商品零售增速回落
      由于汽车、家电部分刺激消费政策相继退出,汽车、家电类零售额增速明显回落。1-6月,限额以上企业和个体户汽车类实现零售额2.01亿元,同比下降17.88%;机电产品和设备类商品实现零售额0.33亿元,由上年同期增长40.82%转为下降16.46%。
      3、由于房屋销售低迷,与房屋关系密切的商品销售增速放缓
      2011年以来,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房屋销售持续低迷,与房屋关系密切的商品销售增速放缓或下降。1-6月,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和个体户家电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89%,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26.8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零售额由上年同期增长40.82%转为下降16.46%;家具类零售额由上年同期增长16.82%转为下降3.46%。
      4、市民用于教育、住房、看病等方面的支出快速增加,制约了市民用于生活方面的支出。
      近年来,随着物价上涨,市民用于教育、住房、看病等方面的费用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同时,由于股市成交低迷,市民财产性收入减少,必然导致市民减少生活消费支出。并且网络购物这个新兴的行业,对我市大型超市商场零售额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下半年促进零售额增长的建议
      2012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比较复杂,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消费品市场运行也必将受到一定影响。但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我市将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平稳增长态势。
      1、做好《江门市市政府关于做好个体户转型为企业的通知》工作,通过这契机,把达到限额以上标准的个体户尽快纳入限额以上企业的统计范围,为限额以上企业注入新的元素,确保下半年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实现平稳增长。
      2、加大批发和住餐业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给予批发和住餐业经营户适当的优惠扶持政策,特别是规模大、覆盖广、影响深、带动强、名气大的大型批发和住餐业经营户,要加强引导、稳定发展,为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同时还要加大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特别是新成立企业的清查力度,对达到限额标准的单位及时纳入限上统计范围,对达不到标准且有发展潜力的单位,进行重点培育,为下一步纳入统计范围做准备。
      3、落实政策措施,改善消费环境。一要认真落实好各项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激发消费增长潜力。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适合新时期农村特点的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努力挖掘农村消费潜能;二是稳物价,应对高物价的一系列宏观政策不能有丝毫松懈。 
      4、完善各种保障机制,逐步转变消费观念,释放人们消费欲望。当医疗、养老、住房、教育、失业等生存需要得到基本保障后,人们才可以放心地消费,对消费的增长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