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今年五月份正式印发实施,向我们展示了我省未来五年服务业发展的蓝图,标志着我省服务业将迈向发展提速、水平提升的发展局面。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服务业发展期,我市如何捕得先机,加快发展我市的服务业,我在这里谈谈自己一些看法。
一、发展服务业的优势
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也称第三次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它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优点而且涉及行业众多,门类齐全,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行业并存,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随着现时经济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工业产业工人需求量下降成为一种趋势,服务业的发展会增加对产业工人的吸纳能力,为工业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创造了条件,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的贡献度将不断增强。所以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力地推进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市场充分发育,缓解就业压力,从而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比重低是我市服务业的现状
近十年,我市服务业的发展在波动中前进。按当年价格计算,我市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结构由2002年13.59:48.96:37.45发展到2011年的10.55:55.09:34.36。我市服务业的总量在发展中逐渐壮大,但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有总量还不够大,发展速度还不够快的现象,尤其在近三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构成中有下滑的趋势,以2011年为例,我市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构成在2010年下滑的基础上再下滑了3.62个百分点,当年比重与广东省水平相比落后10.84个百分点。从下图可见:

我市在保持第一、二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前提下,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三、发展我市服务业的思路
服务业在统计上涉及有45个的行业大类,我们要发展服务业不能遍地开花式开拓,只能是结合国内经济环境有所针对的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重点发展,以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分一杯羹。结合目前的资源情况,我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开拓:
(一)运用旅游资源,拓展旅游业
1、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市主要拥有以下旅游资源:
①拥有丰富的华侨文化。我市拥有广东省首个申遗成功项目——开平碉楼与村落,其中包括: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自力村碉楼群和 “世界最美乡村”——马降龙碉楼群;拥有华侨园林一绝、国家4A级旅游景区——立园;拥有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十余部影视作品用作外景地的——赤坎古镇;拥有著名侨领司徒美堂的故居等
②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我市境内还拥有环境优美的赤水香江温泉、潜龙湾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名镇大沙镇等旅游资源。
2、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大力发展。2011年我市旅游业增加值约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0.87%、占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的0.32%。明显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要使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下列配套必须完善:
①继续加强宣传,让国人及世界知晓开平碉楼与村落及其它旅游项目。
②完善交通网络,使每个旅游景点都有公共交通工具到达,拉近景点与普通民众的距离,打造交通便利的旅游交通网。
③伸展旅游路线,留住旅客。避免游客只是匆匆来,匆匆去,我们只赚门票的短线游,要制定适合不同消费群体需要的长、中和短线并存的旅游路线,把旅游产业链延伸到我市相关产业,以带动住宿、餐饮、金融、信息、运输、租赁等服务行业的全面发展。
④提高景点的服务质量。质量永远是生存之道,以质量打造出看不见的无形资产,要以提高景点的服务质量来支持。景点的服务要做到人性化服务让游客乐在其中;不定时更新游乐项目内容保持景点的新鲜感,让游客愿意再次游览等等。
⑤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景点要保持游客参观量门票价格必须大众化,能让普通老百姓游得起。在门票的制定上要灵活不能保守,除制定出团票价外,还可以制定出年票、家庭票等套票来招揽游客。
我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市发展旅游业最为优势的资源,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要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将旅游业作为我市发展服务业的首要任务。
(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在确保优势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新兴行业的赶超步伐,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催生了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该产业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而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提升制造业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提高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增长效率,克服资源要素的制约,从而实现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有利于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我市的三大支柱产业——食品、纺织服装化纤和水暖卫浴产业的发展已趋成熟,集群度不断增加,2011年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30%。但在国内转型升级的大潮中要获得更大发展我市必须及时发展完善上述三大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而目前,我市除设有纺织服装创新中心及水暖卫浴创新中心外,还欠缺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法律咨询、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关键环节服务配套。我们必须制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发展政策朝着自身不足环节去开发、建设和完善。
(三)加强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提高服务业的整体开发和管理水平提供智力支持。特别是加快培养和引进我市发展服务业亟需的高新技术、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各类中介和服务业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完善用人机制,着力营造重用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环境。
(四)拉动社会消费,促进服务业发展
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人们的消费虽然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扩大了我们消费水平的上升空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拉动消费,提高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1、健全消费配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减少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促进即期消费支出增加;改善居民消费环境,解决困扰消费市场的商品质量问题,升级居民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意愿,扩大消费热点,让居民敢于消费、放心消费和乐于消费。
2、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市老龄人口已占总人口9.75%、老少比达62.47、年龄中位数36.5周岁,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社会老龄化的问题,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及经济水平提升,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庞大和潜力巨大。政府要从多方面创造条件支持老龄产业发展,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商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经济活动,并给予扶持政策优惠推动老龄产业发展。在发展老龄产业的过程中,应还要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要考虑到当前老年人口总体收入水平较低,对老年消费市场政策中采取低税或免税优惠政策,使从事此类市场的经营者能有适当营利和拓展产业的能力,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其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