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关注我们:
    • 搜索
  • 繁体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平市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统计分析
总结经验 再攀高峰——开平市2011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12年展望
撰写时间:2012-07-02
来源: 124003
打印
【字体:

相关附件: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政务服务
政务互动
总结经验 再攀高峰——开平市2011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12年展望
撰写时间:2012-07-02
来源: 124003

相关附件: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布局的第一年,我市经济乘此春风有质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新的发展动力在各产业中的注入,预期我市经济在2012年的发展充满蓬勃生机。
      一、2011年我市经济运行概况
      (一)、我市经济总量不断壮大
      我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在近三个“五年”规划中均保持逐年平稳上升的态势。见下图:


      2011年第四季度我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累计达到240.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 增长幅度在江门排第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35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2.34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2.53亿元,增长7.9%。三产的结构比例分别是:10.55:55.09:34.36。具体如下:
      1、第一产业——稳步发展
      农业:2011年我市的农业总产值实绩是44.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其中:种植业产值17.68亿元,同比增长3.6%;林业产值1.81亿元,同比下降0.3%;畜牧业产值20.95亿元,同比增长10.5%;渔业产值3.51亿元,同比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8亿元,同比下降5.1%。

      2、第二产业——工业经济带动第二产业成为我市经济的支柱
      工业:2011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在第四季度的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中工业实现同比增长21.9%,比第二产业的增速快1.2个百分点,其增加值已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91.02%,占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0.14%,对第二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3.44%。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91.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86%,实现工业增加值113.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8%。
      A、从经济类型来看: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呈现出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为主导,其他经济类型的经济为辅助的局面。1--12月份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55.61%,股份制企业占38.15%,国有、集体及其他经济类型则合共只占6.24%。
      B、从行业类别来看:我市强势行业仍是食品、纺织服装及金属制品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1--12月份三大支柱产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1.30%,其所涉及的行业只占我市工业行业的21.43%。
      建筑业:2011年在我市统计范围的23家建筑企业在第四季度累计创造建筑安装产值61.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93%,其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的8.98%。
      3、第三产业——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7.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50%,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合计完成投资额36.94亿元,占我市投资总额的37.82%;房地产累计完成投资15.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93%,增幅比上年快40.55个百分点。占我市投资总额的16.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受节日经济及旅游业发展的带动,我市消费总量进一步扩大。2011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00%,增幅比上年快0.66个百分点。其中:零售业销售额100.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46 %,餐饮业营业总额13.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5%。
      出口:2011年我市实现外贸出口总值15.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61%,其中:三资企业10.8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96 %;私营企业3.7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9 %。
      (二)、经济发展带动人民生活水平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带动我市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我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00%,总量比上年全年多2.4亿元,财政总量创下我市的历史高位。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62.42亿元,比年初增长13.9 %,增幅比上年快1.62个百分点。预计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2 %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4%左右。
      (三)我市经济发展中的短板
      我市的经济在2011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运行过程中以下方面的短板有待优化:
      1、经济结构未达理想格局,调整力度仍需加强。
我市的三产构成比重在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中基本保持着一、三产业低二产业高的“两低一高”的格局,而这种现象在今年的发展中更为明显。2011年第四季度我市的三产结构比例是:10.55:55.09:34.36,它们的变动情况是: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将分别比上年下降0.35及2.74个百分点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则比上年上升3.09个百分点。由此可以显示出我市的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的发展较快,第一、三产业的发展缓慢的态势。要协调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就要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及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作为我市的战略目标。
      2、投资项目蓄量不足,发展后劲需支撑。
      今年我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超5000万以上的有63项,所以促进我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有较快的发展,但是在今年内完成投资的项目约占6成,而余下的4成当中已有近8成的项目完成投资比例达90%,今年库存的投资额较大的项目只有碧桂园的翡翠湾。201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要取得较大发展需要加大招商力度等各方合力来支持。
      3、营利空间缩小,发展需努力
      受通货膨胀、成本、汇率等一系列与企业经营有关的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升、上涨的影响,我市企业的营利空间不断缩小,经营难度加大,尤其是我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受影响最大。在1—12月份,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9.9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85%,与年初最高增幅相比两者相差达126.92个百分点。要摆脱目前的困境,政府企业都要努力,政府可以在税费减负方面给予援手,企业要在内部管理、技术创新和开拓市场等方面进行努力。
      二、2012年展望——各产业发展生机蓬勃
      展望我市在2012年的经济格局将继续承接2011年的发展态势,但各产业在新动力的注入带动下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一)、第一产业--新增投资项目
      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来已获得国家和省投资重大项目4个,总资金达4500多万元,其中有: 2011—2012年广东省市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将有1万亩农田受益;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建设项目;示范区旱涝保收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等。随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品牌的不断发展,推动我市的农业产业走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从而提升我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第一产业在2012年的将有更大的发展。
      (二)、第二产业--工业传统产业有新动力
      2012年我市水暖卫浴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于2011年12月22我市水口镇被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授予“中国水暖卫浴五金出口基地”,同时,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还与我市水口镇签订了共建“中国水暖卫浴五金出口基地(广东水口)”协议,标志着我市水暖卫浴产业在扩大对外出口、加快对外贸易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水暖卫浴产业的发展将由生产型向生产与商贸并重型转变,此牌匾的授予将有力地推动我市水暖卫浴产业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我市水暖卫浴产业优化升级,有利于水暖卫浴产业的做大做强,提升我市水暖卫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第三产业--投资项目有新突破
      我市对中央企业的招商实现新的突破,于2011年的12月23日与华润燃气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其将在开平设立专业经营城市管道燃气业务的公司,工程首期投资9000万元。该合作项目,将为我市提供经济、环保、安全、方便的管道天然气,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并同时能满足我市工业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投资项目的新突破对2012年的投资及以后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将贡献不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