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2018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8年,开平市以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为主旋律,以“产业提升、城市提质、工作提效”为工作主线,为建设“先进产业基地、文化旅游名市、文明宜居新城、和谐幸福侨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一季度,开平市各项经济指标开局良好,总体经济取得新发展。
第一季度,我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实现生产总值75.99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13.12%;预计完成外贸出口总值31.7亿元,同比增长12.6%。
一、经济发展活力提升
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企业成长活力提升,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新上规模企业增加。第一季度,我市新上“四上”的企业有60家。其中:工业专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去年同期增加32家,增长12.21%;贸易专业的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比去年同期增加21家,增长17.50%;服务业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比去年同期增加7家,增长33.33%。
二、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平稳
1.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向好
一季度,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2.85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月提高2.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3.2个百分点。
从企业规模看:小、微型企业发展较快。1--3月,我市小、微型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3.6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9.74%。其中:小型企业完成13.47亿元,同比增长17.50%,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99.39 %,是拉动规上工业增长是主要力量。微型企业完成增加值占总量比例虽然只有0.78%,但其增长速度达30.0%,比全市规上工业增速快20.8个百分点。
2.投资稳中趋升
1-3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稳中趋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6亿元,同比增长19.5%,增速高于江门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比2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8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65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0.07亿元,增长44.81%,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是:2.78%、33.71%、63.51%。
3.消费市场发展加快
第一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5亿元,同比增长10.25%,比2月份增速加快0.5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0.77个百分点。
从商品销售类别看:消费品市场总体发展良好。我市26个商品类别当中有21个呈上升趋势。其中:零售总额占比排前三位的商品类别分别是: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及中西药品类,其分别占限上企业社零总额41.74%、12.74%和7.37%,同比增速分别为17.50%、25.78%和49.84%,上述三个商品类别增速较快,有力地拉动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数据增长。
开平市统计局
2018年4月19日
3